• 返回首页
  • 产业革命|贵州黎平:发挥优势做大天麻产业规模

    来源:本站原创     2020-05-15 10:35:42
    字号:T|T

    “一边是60多名中青年妇女,以时而站着、蹲着、弯着的不同姿势正小心翼翼地用尖嘴镊子,在室内车间为天麻人工授粉。一边是在海拔1500多米的深山中,距离车间近3个小时里程外,100多名中老年妇女,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正在杉木林下忙着除草、挖坑、搬运菌材、种菌……”

    5月8日,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青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厂区天麻有性繁殖育种车间和九潮镇万宝山万亩天麻林下经济示范园的杉木林中,类似这样热火朝天的室内外复工复产场景,在该公司新厂区和10多个乡镇的天麻种植基地持续了近两个月。


    “现在,正是天麻人工授粉的关键时期,要想获得质好量多的种子,就必须在开花前1天或开花后3天内完成。授花时间从上午8点一直到下午6点,甚至还要加班抢授,要一直持续到这个月底左右才能结束。”公司负责人杨青既要为新来员工讲述如何授粉,也要传授天麻种植技术。

    车间里,杨女士等几位女工说,从2018年5月开始,每年这个季节,周边乡镇在家的不少中青年妇女,都会到青江农业公司天麻有性繁殖育种车间工作忙一段时间。

    谈到在这里工作的收入时,田女士说,“根据时间长短,多的5000元左右,少的有2000元左右,虽然有点辛苦,但比出远门打工好多了!”

    “我都快60岁了,有时候挖一下坑、放菌种、压小材,每天就有100多元的收入,比在家里养猪和种庄稼划算得多。”5月9日午饭时间,在位于九潮镇万宝山万亩天麻林下经济示范园的工棚食堂,九潮镇弄北村村民姚阿姨边排队打饭,边高兴地说。

    今年24岁的杨黎勇毕业于贵州应用职业学院汽车新能源专业,已经在山上开挖机平底2个月了。他说,“2个月来,不仅学到了天麻的种植技术,也练就了一身腱子肉,还挣了近8000元工资。唯一不安逸的就是手机在山里很难找到信号,和外面联系很不方便。”

    据黎平县中药材专班干部穆伦介绍,万宝山乌天麻示范基地从2019年12月开工以来,每天都有100多名周边的村民吃住在山上。基地建设规模总面积1万亩。目前已经种植6000多亩,通过杉木+天麻+其他中药材发展模式,以轮作的方式持续助农增收。

    来自云南昭通彝良县小草坝的基地技术员周尚海说:“工人负责挖坑、排材、放菌种、压小材,把天麻前期的工作全部做好,这个没多少难度,几天我就教会了,像她们这种年纪的在基地务工比在外面打工的确好多了。”

    穆伦表示,随着近年来黎平县天麻产业种植效益不断提升,吸纳了周边双江、九潮、水口等18个乡镇4000多户种植户12000余人就业。同时,通过易地置业方式,将扶贫资金入股到万宝山乌天麻示范基地中,让贫困户获得分红。

    据介绍介绍,黎平万宝山乌天麻基地全面建成后,预期生产商品麻将达到450万斤,零代种麻50万斤,产值1亿元,经过深加工后产值约1.5亿元,可助农增收5000万元。基地通过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实现产值亿元以上的林药产业园,为黎平县稳就业、稳脱贫、稳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接续推进该县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天麻产业分会理事长李守宝表示,目前来说,黎平万宝山乌天麻基地,应该是全国天麻最大的连片基地了,不仅很有特色,海拔、气候和环境也非常适应乌天麻的生长。

    据悉,下一步,黎平县将充分利用地质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扩大黎平天麻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把产业链往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的方向延伸。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通海县竹子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8000642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2302000088号

    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中所使用的图片、文章、视频、字体等如果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