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 天养“乌天麻” 天生在云阳

    来源:本站原创     2020-07-04 11:28:37
    字号:T|T

    11月9日,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导,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2017中国新发现”采访团跟随云阳县农委工作人员前往海拔一千七百米深山中的渝峰乌天麻培育示范基地,探寻深山中的精灵——天生云阳“乌天麻”。

    当采访团抵达一千七百多米的云峰山上时,只见单身老汉刘帮文撸起袖子在山地里挖乌天麻。据他介绍,他凭借种植乌天麻,经济收入有很大改善,现在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成了村里有名的脱贫“明星”。

    农妇陈天翠从事种植乌天麻十多年,云阳乌天麻加入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生云阳”,给她带来很多帮助。现在她全家年收入达到9万多元,曾经需要外出务工才能维持生计的丈夫,现在也回乡加入种植乌天麻的队伍,夫妻得以团圆,陈天翠感慨的说:“天生云阳好,哪儿都不如家里好。”


    如今,在云阳县龙坝镇云峰村,许多村民像陈天翠一样,通过种植乌天麻实现了脱贫增收。点燃他们致富梦想的,是已建成5800余亩的渝峰乌天麻培育示范基地,现已带动农户培育乌天麻基地40000亩,户均增收达2万多元。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促农增收,精准脱贫及扶贫攻坚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背后的功臣是一位名叫张成生的人。

    早年间,年仅12岁的张成生无意间挖到野生乌天麻,从此他与乌天麻结下不解之缘。他发现,乌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有多种功效,价格是普通天麻的数倍,且奇货可居。

    张成生由此产生人工培育乌天麻的想法。然而,此前国内并无成熟技术,也无繁育种子。他就深入冰雪期长达三四个月的深山,搭起窝棚,常年蹲守记录野生乌天麻的生长环境、土壤湿度、日照等。2007年,在长达10年的野外调研后,他终于摸索出一套土壤控制、人工异花授粉、蜜环菌辅助的野生乌天麻驯化种植技术。

    2013年,张成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到第二届全国天麻会议,引起业界轰动。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他培育的乌天麻,天麻素含量达1.64%,是国家标准的8.2倍,为全国第一。在当年的全国中药材采购会上,其乌天麻更卖出了每斤1.2万元的天价。

    “云阳乌天麻”加入“天生云阳”后,通过“天生云阳”相关平台的宣传,在各大媒体曝光度越来越高,产品知名度与日俱增,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大大调动了农户参与云阳乌天麻培育的积极性,带动农户增收户数增大10%。据介绍,2020年云阳渝峰乌天麻基地将扩大至10万,建成后将带动10000户农户走上增收致富之路,户均增收可达万元,有效解决了三峡库区剩余劳动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 通海县竹子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8000642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2302000088号

    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云南酷森科技有限公司    本网站中所使用的图片、文章、视频、字体等如果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