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开大学师生响应国家振兴乡村、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赴云南昭通开展社会实践。为了解天麻特色产业如何使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实践队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寻访天麻历史,解密致富之谜

8月2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来到世界著名的天麻种植基地——“天麻故乡”小草坝,并参观了中国天麻博物馆。
通过讲解,队员们了解到,天麻含有天麻素、天麻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天麻最早只能野生不能人工种植,野生资源一度面临枯竭危机。直至周铉、徐锦堂等科学家来到小草坝,潜心研究数十年,开创了人工栽培天麻技术,为天麻大规模种植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彝良天麻生物产业协会会长、“世彭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昭德与青年创业促进会会长杨德强,就天麻种植、产业链、营销模式等问题同实践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彭昭德简要介绍了协会当前的主要任务和天麻产业的基本结构。天麻种植作为扶贫重点项目,政府扶持力度强。企业还与云南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结构开展合作,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协会当前正在攻克天麻种植中的环境问题,以减少对林地的破坏。
会谈结束后,彭昭德、杨德强表达了和南开大学发展合作关系的意愿,并与南开大学实践队合影留念。
亲历天麻原产地,倾听天麻的故事
小草坝当地素有“千瀑小草坝,神奇野天麻”的俗语。实践队从天麻博物馆工作人员处得知,当地原始森林瀑布群是野生天麻的原产地,有适宜天麻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为了深入了解野生天麻的生长环境,实践队员们来到小草坝原始森林瀑布群。原始森林里木材资源丰富,为天麻生长必需的蜜环菌提供充足的养料;土质酥软湿润,腐殖质丰富,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夏季凉爽,冬季也不十分严寒,两年为一生长周期的过程中,天麻可以在不同温度时进行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
由于阴雨天气,实践队重点参观了以望夫瀑为中心的天麻文化地标。了解了在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研究出来前,寻找野生天麻的麻农家庭的生活起居故事。据实践队队长陈超所说:“或许以此为基础发展天麻文化特色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的交通及经济发展,由此因地制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知行合一,南开紫走进村户

8月3日,实践队一行12人,分为两组,于小草坝当地逐一上门走访。
接受采访的农户们种植天麻的时间都在十年以上,年收入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且小草坝有90%以上的人家都在种植天麻。据悉,政府在天麻种植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如组织合作社、经济补贴、免费技术培训和广告宣传。
但仍有人反映资金分配存在公平性问题,不是所有贫困户都能得到补贴。尽管精准扶贫政策有待落实,农户们却一致认为种植天麻为他们带来了切实的好处,天麻为小草坝和当地人带来了更富裕的生活。
实践队成员肖涵表示,小草坝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当地的政府和企业显然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并且正在逐步实现。尽管还有环境保护、资金分配等问题亟待解决,但这种发展模式的确给当地人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对扶贫有重要意义。队员们也在实践过程中坚守“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信念,立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上一篇: 德江天麻成致富“金钥匙”
- 下一篇: 天麻钩藤饮配方是什么